DB4412∕T 30-2024 金线莲种苗繁育与设施栽培技术规程(肇庆市)

ID

5EED23367DB7489FBA00916DEE2BEF4F

文件大小(MB)

0.61

页数:

21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05,4412,肇庆市地方标准,DB 4412/T 30—2024,金线莲种苗繁育与 设施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breeding and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Anoectochilus,roxburghii,2024 - 03 - 22 发布 2024 - 04 - 22 实施,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4412/T 30—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怀集彩毅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粤科标,准化科学研究有限公司、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肇庆市食品检验所、肇庆市标准化计量协会、广东福,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肇庆市质量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道寿、郑武林、郑颂林、曾冬苗、钟春燕、王茂辉、黄美华、钟瑗、张民、,张钊、袁园、赵湘涛、龙敏仪、赖德锋、张钊溥、李诺轩,DB 4412/T 30—2024,1,金线莲种苗繁育与设施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金线莲种苗繁育与设施栽培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选种和留种、种苗繁育、种苗质,量控制、种植环境、设施栽培、栽后管理、采收与初加工、质量要求、包装、贮藏和运输、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金线莲适生地区的种苗繁育与设施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34343 农产品物流包装容器通用技术要求,GB/T 34344 农产品物流包装材料通用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金线莲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陆生植物。别名金线兰、金线草、金钱草、金丝线、金耳环、鸟人参、金蚕、,树草莲、金石松、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等。原植物为兰科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植物金线兰,(俗名: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Lindl.,包括金线兰(原变种)Anoectochilus,roxburghii (Wall.) Lindl.varroxburghii 和保亭金线兰(变种)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Lindlvarbaotingensis KYLang。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民间作珍稀草药,尤喜作药膳。具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等功效,DB 4412/T 30—2024,2,4 选种和留种,选种,应选用兰科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植物的品种,留种,在金线莲盛花期,选择形态特征典型、株形差异小、长势均匀、生长健壮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采,用同种异株异花授粉,授粉后母本立即套袋,挂牌标记。待子房膨大时,每株留果2个~3个;蒴果成熟,时,选择饱满的果实采收,并置于4 ℃冰箱保存备用,5 种苗繁育,无菌播种繁育,5.1.1 繁育过程及培养条件,金线莲种子经无菌播种、诱导、增殖、分化、壮苗、生根等系列培养后获得批量组培苗(见附录A1),主要培养基参考附录B和附录C执行。培养条件:温度(25±2)℃,光照强度1000 lx~2000 lx,光照时,间8 h/d~10 h/d,5.1.2 蒴果处理,先用软毛刷将蒴果表面在清水中清洗干净,在1 %洗衣粉液或1 %洗洁精中振动浸泡10 min,清水,冲洗30 min,5.1.3 无菌播种,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 %酒精冲洗蒴果表面1次,置于0.1 % HgCl2 溶液中浸泡8 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次,用镊子夹起蒴果,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镊住果柄一端,用解剖剪轻轻在蒴果顶端剪开一小口,果口对准组培瓶口轻轻悬空抖动镊子,将种子均匀地播于种子萌发培养基上,5.1.4 初代培养,播种后的培养瓶转入培养室进行初代培养,约40 d后种子开始膨大、萌发。种子萌发后,转入增殖,培养基可获得大量原球茎或丛生芽,转入壮苗生根培养基可获得实生苗,5.1.5 增殖培养,将诱导出的原球茎切成小块,转接到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中,增殖……

……